雙脊皺家蟻

Background closeup

家蟻亞科/切葉蟻亞科(Myrmicinae)

雙脊皺家蟻/雙隆骨鋪道蟻

Tetramorium bicarinatum (Nylander, 1846)

常見

原生物種: 

流浪物種: 

害蟲: 

築巢  :

裡棲/樹棲

覓食  :

樹棲/表棲

棲息地 :

開放性棲息地/受干擾環境

蟻群規模

5,000—10,000

繁殖  :

多蟻后型

工蟻態型

單態型

活躍時間

全日

食性  :

泛化捕食性/雜食性(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主要為蛋白質)

分佈

同屬中分佈最廣的品種之一。原生於東亞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已作為流浪種被引進到世界各地。曾經被錯誤地認為是來自非洲熱帶地區。

生態

在岩石下及腐木內築巢。在香港是原生物種,可以在開放性棲息地及受干擾環境找到。

泛化捕食性,以其他昆蟲為食,有被用作農業害蟲的生物防治手段的歷史。本身偶爾有成為害蟲的報告,通常在細小島嶼上。

辨認

腹垂節深棕色,與淺棕色的頭部及身體形成對比;中軀背面相對平坦,背面觀腹柄節近矩形。



A. 亞科

B. 學名

每個已描述的品種都必定有拉丁學名和及通常有中文名。以斜體顯示的拉丁學名有嚴格標準,由屬名和種名(種小名)組成,第三個字(如果有)是亞種名。

cf.(= confer)和 nr.(= near)表示鑑定不完全確定。未描述的品種只有屬名,後面是形態種代碼縮寫(如 Monomorium sp. psw-cn01)。

中文名沒有統一標準,各地區的常用中文名通常並不互通,所以請儘量以拉丁學名為準。台灣的命名方式較為系統化,同亞科和同屬的品種基本上會共用後綴;中國內地的命名缺乏官方統一,部分中文名急需更新。但因為地理原因,香港的螞蟻品種和中國內地重疊度較高,部分品種沒有台灣中文名,所以香港傳統上為兩者混用,本指南亦同時參考兩者。其他常用中文名、舊名、別名、俗名在「別名」欄列出。

C. 命名者

首次描述該品種(或屬)的作者名字和發表年份。括號表示該品種被命名後在分類學上有改變,現在被置於和原來不同的屬中。

D. 稀有度

根據現有記錄,該品種在香港的常見程度,從 「常見」、「少見」到 「罕見」。

E. 別名

其他常用中文名、舊名、別名、俗名。

F. 基本資料

品種:
 1)是否香港原生物種
 2)是否已知的流浪種
 3)是否已知的害蟲或入侵物種
 4)築巢微棲地
 5)覓食微棲地
 6)香港已知的常見棲息地
 7)蟻群大小
 8)繁殖方式
 9)工蟻態型
 10)活躍時間
 11)已知飲食

屬:
 1)現存品種數量
 2)工蟻大小
 3)蟻群大小
 4)覓食微棲地
 5)已知飲食

不完全確定的資料用星號(*)表示。

G. 分佈圖

已知分佈。

品種:原生地範圍用綠色表示,室內引進(如家居、溫室)紀錄用橙色表示,室外引進用紅色表示。當該品種在香港有記錄,但在鄰近地區(如廣東)沒有記錄時,香港會在地圖上以圓點標出。

屬:只顯示原生地範圍,深色表示該地區品種多樣性較高。

H. 詳細資料

 1)分佈摘要
 2)分類學說明(只限部分品種和屬)
 3)生物及生態資料
 4)如何辨認

I. 尺寸大小

工蟻的典型尺寸。當該品種為二態型或多態型時,會顯示上限和下限。

J. 標本圖片

品種:在西園採集的標本圖片,分別為正面觀、側面觀和背面觀。圖片的大小比例在角落處。當品種存在一個以上的工蟻亞階級時,亞階級將在左上角表示(小工蟻、大工蟻或特大工蟻)。

屬:同屬中在西園採集到的品種,亞階級在左上角表示,品種在右下角表示。

品種或屬的關鍵特徵會被標示,方便識別。

回到頂端↑

筆劃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兩劃

入侵物種(Invasive species)。被引進到其原產地以外地方,並對當地生態系統有嚴重影響的物種。

三劃

土壤節肢動物(Soil arthropods)。節肢動物門中的小型無脊椎動物,在落葉層中、泥土上方或泥土中活動。

大顎(Mandibles)。昆蟲口器的一部分,用於咬、切割和搬運食物。

干擾/受干擾環境(Disturbance / disturbed environment)。會改變環境和影響生態的人類活動,既可以是暫時,亦可以是長期的。農業和環境管理(如砍伐或修剪樹木、使用殺蟲劑)是兩個可能影響螞蟻的典型干擾。

四劃

中軀(Mesosoma)。螞蟻身體的前半部分,通過腰節腹垂節相連,亦是螞蟻的腳和翅膀(如有的話)所在的部位。

介殼蟲(Scale insects)。半翅目蚧次目(Coccomorpha),大部分會吸食植物汁液,部分會與螞蟻建立互利共生關係,提供蜜露以換取保護。軟蚧(coccids)是其中一科。

分巢(Budding)。新蟻后連同原來蟻群中部分工蟻和幼體,在原蟻群附近建立新蟻群。與有翅蟻后飛離原蟻群,交配後獨立建立新蟻群的方式相對。

引入種(Introduced species)。被引進到其原產地之外地方的物種(=外來物種)。

五劃

半翅目昆蟲(Hemiptera)。包括蚜蟲、蟬、草蜢、介殼蟲、椿象等,大部分會吸食植物汁液,部分會與螞蟻建立互利共生關係,提供蜜露以換取保護。

外來物種(Exotic species)。被引進到其原產地以外地方的物種(=引入種)。

未成熟個體(Brood)。非成蟲,包括卵、幼蟲和蛹。

生殖工蟻(Gamergate)。與雄性交配,能夠產下受精卵繁殖的工蟻。視品種而言,可能與蟻后共存,亦可能完全取代蟻后。

生態位(Niche)。生態學上可以指一個生物在其棲息地(habitat)內所扮演的角色,或生物喜好的微棲地(microhabitat)。這裡是指後者。

六劃

多態型(Polymorphic)。工蟻有不止一種大小及/或形態,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亞階級。當只有兩個亞階級並且不存在過渡形態,則是雙態型(dimorphic)。

多蟻后型(Polygyny)。蟻群在同一時間有一隻以上生殖個體負責產卵。兼性多蟻后型(facultative polygyny / secondary polygyny)指蟻群在建立時為單蟻后型,但會吸納新蟻后(通常是蟻群的後代),成為後天的多蟻后型。

有翅蟻后/有翅雄性(Alate queens / alate males)。天生有翅(帶翅)、能夠飛行的蟻后或雄性。已交配並脫去翅膀後的蟻后被稱為脫翅蟻后(dealate queen)。

次生林(Secondary forest)。經歷伐木或農業活動後重新生長的樹林,與未被人類砍伐的原生林相對。香港只有次生林。

行軍蟻(Army ants)。不建造永久的巢穴並整個蟻群不斷移動的螞蟻,通常會集體合作覓食。

七劃

形態(Morphology)。生物的外觀及結構。外部形態包括身體各部分的形狀、大小、顏色和圖案。

形態種(Morphospecies)。僅以形態定義,並非經過正式描述和命名的品種。 有可能是新品種,或者是鑒定有難度的品種。

八劃

亞階級(Subcastes)。螞蟻在蟻群中的角色,在階級(castes)中以較為細微的形態差異和工作分工進一步細分。

刺/齒(Spine)。螞蟻背部的硬而尖的結構。可能長而尖,亦可能短而不明顯。最常見為前伸腹節刺/齒(propodeal spine),另外有前胸背板刺(pronotal spine)及腹柄節刺(petiole spine)。

刻紋、刻點(Sculpture)。螞蟻外骨骼表面的坑或溝狀花紋,與光滑的表面形成對比,可用於區分螞蟻品種。

孤雌產雌(Theylotoky / thelytokous parthenogensis)。指能夠進行單性繁殖,是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的一種。負責生殖的雌蟻能夠無需交配就繁殖出下一代雌蟻,這些雌蟻是母親的部分或完整複製體。

表棲(Epigaeic)。在地面及底層植物上築巢及/或覓食。

九劃

後腹柄節(Postpetiole)。腰節的第二節,連接中軀腹垂節。部分螞蟻沒有後腹柄節。

流浪物種(Tramp species)。經常在受干擾環境找到的物種,有機會進一步被人類意外引進到原生地以外的地方。

背面觀(Dorsal view)。從上而下的角度觀察螞蟻。

十劃

原生物種(Native specie)。在沒有人類干預下,自然生活在一個特定地方的物種。

害蟲(Pest)。對人類造成滋擾的物種,包括家居害蟲和農業害蟲。

十一劃

側面觀(Profile view)。側面觀察螞蟻,通常頭向左。

清道夫(Scavenger)。不會或很少捕食獵物的螞蟻,取決於螞蟻的喜好,食物包括水果、種子、花蜜、蜜汁、植物子實體、無脊椎動物和小型脊椎動物的屍體、其他昆蟲分泌的蜜露等。

軟蚧(Coccids)。半翅目蚧次目(Coccomorpha)介殼蟲科(Coccidae),大部分會吸食植物汁液,部分會與螞蟻建立互利共生關係,提供蜜露以換取保護。

十二劃

單態型(Monomorphic)。工蟻只有一種大小和形態,無法進一步細分為亞階級。

單蟻后型(Monogyny)。蟻群只有一隻生殖個體負責產卵。

棲息地(Habitat)。生物生活的環境,一般以景觀(landscape)和主要植物(如樹、灌木、草、紅樹林)劃分。

超級群落(Supercolony)。由無數互相相連的蟻群組成,個體數量由數百萬到數十億不等,彼此之間沒有攻擊性。極為罕見,基本上只會出現在入侵物種中。

開放性棲息地(Open habitats)。開闊的灌木林和草地等的棲息地,與植被密集的樹林相對。

階級(Castes)。螞蟻在蟻群中的角色,以性別、外形及是否繁殖劃分,通常在成熟前會被確定。階級之中再以較為細微的形態差異和工作分工進一步細分的稱為亞階級(subcastes)。

裡棲(Hypogaeic)。在落葉層之中或之下、地上的腐木中、岩石下、泥土裡築巢及/或覓食。

十三劃

微棲地/微生境(Microhabitat)。生物生活的地方,規模在棲息地之下。由溫度和濕度等所劃分,例如岩石之下和樹木表面是同一棲息地(樹林)中兩個不同的微棲地。

腰節(Waist segment)。連接螞蟻中軀腹垂節的部分。第一節為腹柄節(petiole),第二節(如有的話)為後腹柄節(postpetiole)。

腹垂節(Gaster)。螞蟻身體的後半部分,通過腰節中軀相連。某些品種在腹部末端有螫針,用於捕獵及/或自衛。

腹垂節背板(Gastral tergites)。腹垂節背部,明顯分為若干節。

腹柄節(Petiole)。螞蟻腰節的第一節(或唯一一節),連接中軀腹垂節。在部分品種中天生縮小,可能難以觀察。

落葉層(Leaf litter)。泥土上方的有機凋落物,由落葉、樹枝、果實、種子和花朵組成。

十四劃

寡蟻后型(Oligogyny)。多蟻后型(polygyny)的特殊例子,蟻群在同一時間有一隻以上生殖個體負責產卵,但這些個體彼此之間不相容,在蟻巢穴中遠離彼此,工蟻則仍然像普通多蟻后型蟻群般合作。

十六劃

樹棲(Arboreal)。在樹上築巢及/或覓食。

親蟻植物/喜蟻植物(Myrmecophyte plants)。與螞蟻形成互利共生關係的植物,通常有吸引螞蟻的食物來源(子實體、花外蜜腺等)及/或讓螞蟻築巢的結構(如樹枝上的中空結構)。

頭部正面觀(Full-face view)。從正面觀察螞蟻頭部。

頭楯(Clypeus)。頭部前端,約在螞蟻的觸角和大顎之間。

十七劃

擬工蟻(Ergatoids)。天生無翅的蟻后或雄蟻,擬工蟻蟻后外表與工蟻非常相似,因而得名。

營養卵(Trophic eggs)。作為食物的未受精卵,在螞蟻中通常由工蟻生產,並提供給蟻后和幼蟲。

十八劃

舊大陸/舊世界(Old world)。美洲以外的大陸(歐、亞、非及大洋洲)。

雙態型(Dimorphic)。工蟻有兩個明顯的亞階級,兩個亞階級之間不存在過渡形態。

十九劃

蟻巢(Nest)。蟻群居住的物理結構,可以是永久的,亦可以是臨時的。

蟻群(Colony)。螞蟻的社會結構,由互相合作的工蟻和生殖個體,以及未成熟個體構成。同一蟻群的成員能夠互相識別,彼此之間沒有攻擊性。個體數量由數隻到數百萬隻不等。

二十劃

觸角柄節(Antennal scape)。觸角最底部的一節,明顯拉長。

觸角錘節(Antennal club)。觸角頂端明顯增長增大的部分。

到頂端↑